教学目标
1、培养幼儿对美术撕纸活动的兴趣,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2、通过撕纸活动,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。
3、引导幼儿学会观察、思考和尝试,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。
4、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,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。
1、撕纸的基本方法:掌握正确的撕纸姿势和技巧,如轻轻地撕、用力地撕等。
2、纸张的质感: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纸张的质地和纹理,如彩色纸、报纸、皱纹纸等。
3、撕纸造型:通过撕纸,让幼儿尝试创造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。
4、作品展示: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,让幼儿欣赏彼此的作品,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。
教学步骤
1、导入新课:向幼儿介绍撕纸活动,展示一些撕纸作品,激发幼儿的兴趣。
2、准备材料:准备各种颜色、质地、大小的纸张,以及安全剪刀等。
3、示范引导:老师先示范正确的撕纸姿势和技巧,让幼儿模仿学习。
4、实践操作:让幼儿自由发挥,尝试撕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,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。
5、创意拓展:引导幼儿将撕好的纸片进行组合、粘贴,创造出更丰富的作品。
6、作品展示: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,让幼儿互相欣赏、交流,感受创作的快乐。
7、总结评价: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价,鼓励幼儿继续努力,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兴趣。
教学注意事项
1、安全第一:确保幼儿在撕纸过程中不受伤,使用剪刀等危险工具时要有老师在场指导。
2、鼓励为主:老师要多鼓励幼儿,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,增强幼儿的自信心。
3、耐心指导:对于手部协调能力较差的幼儿,老师要耐心指导,帮助他们掌握撕纸技巧。
4、创意拓展:在撕纸活动中,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意撕纸,如撕出花朵、动物、车辆等。
5、家园合作:鼓励家长参与幼儿撕纸活动,增强家园合作,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。
6、个体差异: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,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发展,避免过度干预。
7、环境卫生:保持教室整洁,纸屑要及时清理,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教学评价
1、观察评价:观察幼儿在撕纸活动中的表现,如参与度、手部协调能力、创意表现等。
2、作品评价:评价幼儿的作品,从造型、色彩、质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。
3、反馈评价:通过家园联系、家长会等方式,与家长沟通幼儿在撕纸活动中的表现,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。
教学意义
通过本次撕纸活动,幼儿不仅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,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,撕纸活动还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,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归属感,幼儿园小班美术撕纸教案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