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目标
1、知识与理解:了解花瓶的基本形状和构造,学习不同花瓶的特点和设计元素。
2、技能与技能:通过美术活动,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,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。
教学重难点
重点:掌握花瓶的基本形状和构造,了解不同花瓶的特点和设计元素。
难点:如何运用所学设计元素,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丽花瓶。
教学准备
1、教具:多媒体设备、实物花瓶、图片资料等。
2、学具:彩泥、剪刀、胶水、彩纸、颜料等美术工具。
教学过程
导入新课(约5分钟)
1、激发兴趣:展示各种美丽的花瓶图片,让幼儿欣赏并讨论花瓶的美丽之处。
2、引出主题: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制作美丽的花瓶,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。
新课讲解(约15分钟)
1、介绍花瓶的基本形状和构造,展示实物花瓶,让幼儿触摸感受材质和纹理。
2、分析不同花瓶的特点和设计元素,如颜色、图案、造型等。
3、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,重点指导幼儿如何运用美术工具进行创作。
实践操作(约20分钟)
1、分组合作:幼儿分组进行花瓶制作,鼓励幼儿发挥创意,设计出独特的花瓶。
2、教师辅导:教师巡回指导,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3、展示交流:完成作品后,让幼儿互相欣赏、交流,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和自信心。
课堂小结(约5分钟)
1、总结评价:展示幼儿作品,进行评价和总结,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。
2、拓展延伸:介绍更多关于花瓶的知识,如不同材质的花瓶、花瓶的寓意等,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。
3、情感引导:鼓励幼儿将美丽的花瓶带回家,送给家人,表达感恩之情,增强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。
教学反思(课后)
1、对教学过程的反思:在教学过程中,我注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,通过欣赏、讨论、实践等环节,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,在分组合作过程中,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,需要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加强引导其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。
2、对教学效果的反思: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花瓶的基本形状和构造,并运用所学设计元素创作出独特的花瓶,在评价环节,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讨论,互相欣赏作品,表现出了较高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,仍有少数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,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关注个体差异,因材施教。
3、对教学策略的反思: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将继续探索适合大班幼儿的教学方式,注重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,我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,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美术学习,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。
通过本次大班美术教案《美丽的花瓶》的学习,幼儿不仅了解了花瓶的基本形状和构造,还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美术兴趣和创造力,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需要关注个体差异,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,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